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河南坚持节水优先,持续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全面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郑州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每天可以处理60万吨的生活污水。郑州市通过建设再生水管线,将中水引入龙湖金融岛,承担起了龙湖金融中心300万平方建筑的供冷供热工作。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再生水事业部部长 乔万玺:再生水夏季平均温度25℃,冬季平均温度15℃,利用这个特性,我们龙湖金融中心供冷供热项目在设计之初,采用水源热泵技术,提取再生水5到10℃温差的热量,制取冷热水,为建筑提供冷热源。
在龙湖金融中心供冷供热后,再生水将继续用于工业利用、城市杂用、生态景观补水等领域。采用这样的方式,每年可节约用水3600万吨。作为一座资源型缺水城市,郑州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20。南水入郑,缓解了干渴。郑州则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坚持优水多用、一水多用、循环利用。
郑州市水利局水资源管理处处长 李雪丽:中心城区的再生水提标排放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生态补水,再生水的回用率达到了50%。同时我们也通过创建节水载体,改造节水器具,不断的提升我们的工业用水回用率。
目前,郑州市的万元GDP用水量目前是15.4立方米,位居全省第一位,位列九个中心城市的第二位。
工业是用水的大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近20%。河南节水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拧紧工业“水龙头”。
河南平煤神马集团汝丰炭材料科技公司副总经理 郑水山:通过这个屏幕就可以就是实时看出来我们每天节约了多少水。(每小时)200吨废水进入我的渗透和反渗透膜处理达标后,85%的水进行就是工业复用。
作为煤化工企业,这家公司每天用水量达到3000吨。新技术循环处理后,废水反而更好用。
河南平煤神马集团汝丰炭材料科技公司副总经理 郑水山:比我从外边进来的原水品质要好。它不结垢,杂质都给脱除掉了,更适合生产需要。
目前,河南累计创建248家省级节水型企业,4家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工业用水效率和节水水平提升。
农业灌溉也是用水大头,河南不断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用最少的水最大效率为农田“止渴”。在新乡市,农业节水灌溉拿出了十八般武艺,每个地块都不一样。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智慧灌溉研究中心副主任 冯俊杰:我们研制了不同的接触灌溉技术模式。有圆形喷灌,有平移喷灌,还有适合现在大田农业生产的地埋伸缩式喷灌,还有适合果树蔬菜的滴灌、微喷灌。
新乡市新乡县小冀镇杏庄村种粮大户 张志成:我现在有1000多亩地,里头有这喷杆8000多个。大水漫灌一亩地需要60方水,这20方水都高了。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年来,河南的GDP从三万亿增长到了近6万亿,节节攀升,但是年均用水总量保持在226亿立方米左右,万元GDP用水量从60.5立方米下降到35.3立方米,主要用水效率指标连年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河南省水利厅节水处处长 王东:下一步,我们围绕农业节水灌溉,大力推广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围绕工业节水减排,将继续推进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建设;围绕城镇节水降损,继续推动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高耗水服务业节水改造。计划在2025年,全省万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降低16%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降低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