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11号建议及办理结果

发布单位:办公室(审计处)

时间:2024-07-29

点击数:


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次会议

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专用

        11 号


关于加快推进陆浑水库、前坪水库跨区调水水网建设,彻底解决郏县严重缺水问题的建议

 

郏县地处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总面积737平方米,以平原和岗地为主,山丘地与平原面积比为1∶1.15,是传统的农业县,是河南省粮食核心产区县之一。郏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690.2毫米,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965.9毫米,干旱指数为1.4,属“豫西丘陵干热少雨区”,是全省29个干旱县之一。

2021-2025年,平顶山市对郏县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为1.2967亿立方米,2022年全县实际用水总量为1.18亿立方米,其中,受地表水资源匮乏的影响,地表水仅用0.53亿立方米,而地下水则为0.63亿立方米,其他水源0.02亿立方米;地表水、地下水利用量倒挂严重,且地下水超采0.36亿立方米,地表水缺口0.62亿立方米。

地表水现状:南水北调中线年供给郏县城区0.1亿立方米地表水有保证外,其它21座中小型水库、13条河流,自2010年以来,除个别水库有少量蓄水之外,其余水库全部是干库,有蓄水的水库水位也在死水位上下;12条内陆河除个别河流某个年份汛期的某个时段有径流出现外,其余年份和时段均为干河,唯有北汝河水量相对丰富,是郏县地表水的唯一来源和平原区地下水补充的主要水源。

地下水现状:2022年,郏县人口64.86万人,除城区7.36万人利用南水北调地表水外,其余57.50万人生活用水均采用地下水,全县工业全部采用地下水,全县31万亩井灌区有6万亩不能正常灌溉。而郏县北部黄道镇、安良镇等113平方公里的区域为地下岩溶水严重超采区。另外,郏县北部安全饮水项目解决的吃水困难人口约25万人,均为200—450m的深井。近二十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未来几年将很快枯竭,届时将对群众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郏县北部山岗丘陵区为资源性缺水区,未来将面临人畜吃水严重困难问题,粮食生产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全县工业发展仍将受制于水,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改善因缺水将受到严重制约,外调水是唯一出路。为尽快改善这种不利的局面,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广泛论证、科学谋划,从2017年起,委托黄河设计公司开始编制陆浑水库引水济郏工程可研报告,当年9月因等前坪水库灌区工程规划而暂停;2019年5月,前坪水库灌区工程规划经省水利厅印发后,郏县即要求设计单位结合该规划继续编制陆浑水库引水济郏工程可研报告。2022年9月,郏县政府与中国能建集团、黄河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推进我县北部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前期工作。

2019年5月,省水利厅印发《前坪水库灌区工程规划》(豫水办计〔2019〕9号),规划解决郏县灌溉面积11.06万亩,城镇供水853万立方米。“引伊入汝”工程规划已列入省、市、县三级“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以及《河南省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和《河南省引黄工程水系规划》。2009年,省政府《关于批转河南省黄河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通知》(豫政〔2009〕46号)文件,分配给平顶山市用水指标1亿立方米;2016年,市政府《关于对郏县申请黄河取水指标的批复》(平政文〔2016〕129号),分配给郏县用水指标5000万立方米。

郏县位于北汝河下游,实施调水工程,通过管道自流输水至郏县境内调蓄水库,水库调蓄后可有效补充郏县城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不足问题,同时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可解决郏县北汝河以北12个乡镇(办事处)45万口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需要和北部30万亩农田灌溉问题,也为北部600平方公里9个流域、113平方公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提供生态补水。

意见建议:陆浑水库调水水网工程,涉及洛阳市嵩县、伊川县、汝阳县和平顶山市的汝州市、郏县;前坪水库调水水网工程,涉及洛阳市汝阳县和平顶山市的汝州市、郏县,两个工程不但涉及县域之间的调水,而且还涉及市与市之间的调水,从县级层面解决难度较大,需争取省、市协调支持。建议:一是由省政府牵头成立省级前坪水库陆浑水库跨区域调水水网建设项目建设指挥部,加大协调力度,争取把该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库,为项目早日实施打下基础。二是尽量争取中央及省级投资,以解决因郏县财政困难而无法实施问题。

 

 

 


河南省水利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1号建议的答复.pdf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