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失效时间 | ||
发文机关 | 河南省水利厅 | 成文日期 | 2025年6月19日 |
标 题 |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42号建议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豫水农函〔2025〕9号 | 发布时间 | 2025年08月22日 |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1042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张丽娟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支持豫西丘陵地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积极支持豫西丘陵地区水利设施建设
为缓解豫西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省水利厅大力支持豫西丘陵地区水库、灌区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一)大力支持新建中型水库
2023年,我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积极向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汇报,争取国债资金4.07亿元,支持三门峡市卢氏县在洛河上实施了鸡湾水库,鸡湾水库总库容 7830 万立方米,兴利库容 3300 万立方米,防洪库容 2160 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 1.2 万亩。项目实施后,多年平均供水量达 8000 万立方米,可有效提高城镇生活、工业和农业灌溉保证率。
(二)积极争取新建小型水库
2023年以来,水利部每年支持我省2-3个新建小型水库建设,省水利厅积极向豫西丘陵地区倾斜,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0.84亿元、国债资金2.74亿元,安排实施了栾川县九鼎沟水库、罗村北川河水库、明白河水库和灵宝市火石崖水库、竹园沟水库。项目实施后,可有效缓解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城乡生活和农业灌溉供水保证率。
2025年4月,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豫西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前期工作的通知》(豫政办明电〔2025〕11号),将洛阳市宜阳县阳光寺新建中型水库和东亚、西沟、江台3座小型水库扩容工程纳入了豫西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任务清单,要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豫西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前期工作,洛阳市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机制,安排专项经费,细化任务台账,推进工作落实。省水利厅按照通知要求,统筹调度、跟踪督促相关工作落实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科学谋划大型水库
为提高伊河流域洪水控制能力,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我厅在伊河上谋划了小河口水库,坝址位于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潭头水文站上游400米处的伊河干流上,工程规模为大(2)型,水库开发任务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供水、旅游等综合利用;总库容4.95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3.44亿立方米,匡算总投资114亿元。我厅已把该工程列入了正在修编的《黄河流域防洪规划(2025-2035年)》,正在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指导地方科学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项目成熟后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
(四)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改造
“十四五”以来,省水利厅在洛阳、三门峡、济源等豫西山丘区谋划实施了6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总投资4亿元,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积极争取2023年增发国债支持灌区项目建设,安排新建中型灌区项目2个,下达国债资金1.6亿元,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8个,下达国债资金3.2亿元,其中安排洛阳市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4个,下达国债资金1.85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国债项目建设任务。工程实施后,有效缩短了灌溉响应时间,提升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了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了灌区内粮食产能。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安排部署,指导各地市、各灌区围绕大中型灌区改造、新建大中型灌区、重点区域排涝等领域开展项目储备前期工作,争取加大对我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灌区范围内灌排泵站、涵闸、排水沟渠等进行新建、改造、维修、疏浚等。2024年4月至6月,启动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储备工作,指导各地市做好申报,开展省级审查并积极协调流域委复审。洛阳市伊东渠灌区改造项目已通过省级技术审查和流域委复审,纳入项目储备库,下一步待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资金下达后即可实施。
二、探索制定差异化的高标准农田补助标准
2024年,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关于研究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和结构的通知》要求,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通过对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的702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投入标准和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并参照此前国家会同东北四省区明确的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建设投入标准和结构,组织土地整治、水利、土肥、林业等领域专家召开专题咨询会议,研究提出了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和结构。一是确定建设分区,将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划定为平原区和山丘区两类(丘陵区和山区合并为山丘区一类)。二是分区核定投入标准,结合全省资源禀赋、耕地基础、地形条件、最近几年物价水平、工程建设标准等因素,经综合评估后,建议河南省亩均中央投资补助标准为:平原区新建2300元、改造2100元;山丘区新建2600元、改造2400元。
依据《河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豫农文〔2022〕67号),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没有硬性要求打井深度不得超过150米,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到地下水储藏条件、钻井成本、成井质量、抽水耗能、后期管护、工程使用寿命等多种因素,一般情况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打井深度不超150米。
三、大力支持故县水库灌区工程建设
故县水库灌区工程涉及洛阳市洛宁县、宜阳县、新安县、涧西区和三门峡市渑池县、义马市,设计灌溉面积64.2万亩,总投资83.32亿元。其中,宜阳县灌溉面积35万亩。省水利厅大力支持项目建设,争取到国债资金9亿元用于工程建设。截至五月底,已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36万立方米、混凝土工程7500立方米、钢筋工程1500吨。会同省发展改革委抢抓政策机遇,多次赴国家相关部委汇报对接,成功争取将故县灌区工程纳入国家《水利气象领域“两重”建设实施方案》,为后续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省水利厅将进一步采取措施,积极争取中央各类资金,继续支持豫西丘陵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省农业农村厅将对山丘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本进一步研究,按照国家安排,制定差异化的补贴政策,不断提升补贴政策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普惠性。
感谢您对我省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5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