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河南省水利厅 成文日期 2025年6月6日
标  题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33073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文字号 豫水资函〔2025〕47号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21日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33073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单位:办公室(审计处)

时间:2025-08-21

点击数: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1330737号提案答复的函


尊敬的张群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黄河水资源科学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快夯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基础,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初步核算,2024年河南省黄河流域及供水区用水总量155.18亿立方米,其中非常规水利用量12.21亿立方米,与2020年相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由40.4立方米降到31.2立方米(下降率24.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9.1立方米降到10.7立方米(下降率44%),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625提高到0.640,主要用水效率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聚焦黄河水资源科学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抓节水

一是持续完善节水制度政策顶层设计。抓好贯彻落实已有涉水法律法规的同时,制定《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进方案》《关于印发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的通知》《关于确定工业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名单的通知》,研究制定《河南省落实黄河流域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实施办法》,推动全省年用水量1万方以上工业服务业用水单位全部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修订发布河南省农业与农村生活、工业与城镇生活用水定额,统筹推进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二是深入实施重点领域节水行动。推动农业节水灌溉试点创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统筹布局灌排体系,在3个省辖市8个项目县建成16万亩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试点,广泛应用管灌、喷灌、微灌及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管灌平均亩均节水20%左右,喷灌亩均节水30%左右,微灌亩均节水40%左右,农业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持续推进工业节水减排,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在钢铁、化工、造纸等行业开展水效领跑者活动,联合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开展工业领域节水型企业和园区创建工作,大力推动水效对标达标、废水循环利用工作。2024年成功培育省级水效领跑者企业16家,园区1家;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5家,园区1家。4家企业案例入选工信部2024年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名单。持续加强节水开源工作,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2024年全省非常规水源的利用量为14.3亿m3,比2019年增加6.45亿m3,年均增长12.7%

二、建设互联共济的水网体系

一是不断完善水利规划体系。编制印发《河南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河南省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专项规划》《河南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等专业规划,为打造以黄河干流为主轴,以沿黄南、北两岸输水通道为两翼,统筹黄河水、外调水、本地水的一轴两翼三水流域水安全保障格局奠定规划基础。二是加快构建现代水网。印发《河南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指导编制完成18个市级水网规划、107个县级水网规划,省、市、县三级水网规划体系全面建立。积极推进水网先导区建设,河南成功入选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平顶山、南阳市先后入选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河南省省级现代水网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经省政府印发实施,现代水网建设进入快车道。三是统筹调度与现代化治理。强化实施水量统一调度,实现黄河干流连续25年不断流,已从不间断不断流阶段、功能性不断流阶段、生态调度阶段,迈入奋斗幸福河的新阶段。积极支持加快推进四大灌区建设和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现有引黄设施改造,完成15座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建设,全面改善14个灌区862余万亩土地引水条件,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和供水保障能力大幅增强;强化科技支撑,完成70座引黄工程在线监测计量设施建设,数字技术赋能水资源精细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探索黄河与卫河、大运河、黄河故道连通;通过水资源调配等骨干工程建设,助力水系互联共济,满足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

三、加强地下水超采系统治理

一是加强政策制度建设。省政府公布了全省地下水禁限采区范围,明确了地下水管理措施。印发《关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到2025年,全省力争压减地下水超采量10.61亿立方米,地下水水位降幅总体趋缓。颁布《河南省地下水管理办法》,对地下水管理和超采治理作出系列规定。20241月经省政府同意,省水利厅印发《河南省地下水管控指标方案》,明确了各省辖市和县级区域地下水取水总量、水位控制目标,以及地下水取水计量率、监测井密度、灌溉用机井密度管理指标。二是持续推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2018年起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项目,黄河流域压采地下水0.42亿立方米。持续实施引黄灌区补源,预筹安排地下水补源计划。利用灌溉间歇期引水,增加地下水补给量,持续助力引黄受水区地下水超采系统治理。从2020年起,各地积极探索农村供水四化(工程规模化、建管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新路径,加快推进城乡水源置换。到2024年全省已有60个县(市、区)实施了农村供水四化1000万农村居民用上了地表水。三是开展地下水监测体系建设。黄河供水区地下水超采区监测站共334个。按类别划分,国家自动监测站135,其中浅层119个,深层16个;省级监测站199个,其中浅层181个,深层18个。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初期的2013年相比,2024年我省黄河供水区供水总量中地下水占比从59.8%下降到44.1%,地下水年开采量减少40.84亿立方米。与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第一年2018年相比,我省黄河供水区地下水开采量减少23.95亿立方米。

四、推进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用水权交易

一是持续推动区域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根据国家八七分水方案调整的部署安排,探索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各地近年来实际用水情况和重大项目用水需求,按照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稳步调整各地市黄河分配水量。按照取水许可有关审批要求,会同黄河河务部门调整各分水口门取水许可水量和取水用途。郑州市、濮阳市、长垣市完成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初步成果,及时调整引黄工程许可量和取水用途。二是积极推进用水权交易。省水利厅不断探索创新交易形式,以市场化手段盘活存量水资源,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信阳农开水务有限公司和信阳市南湾水库事务中心交易是河南省首单取水户之间在中国水权交易所完成水权转让的案例。探索现代化灌区用水权制度体系,台前县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引黄调蓄工程,深度挖掘农业节水潜力,建立孙口灌区水银行,将节约农业灌溉水权转让给工业用水。加快推进全国水权交易系统的部署应用,规范交易行为。目前,已经在省水利厅网站上部署完成。

    下一步,省水利厅将结合您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健全节水制度建设,加快区域水网建设,科学配置黄河干支流水资源,探索用水权交易,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统筹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扎实推动我省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感谢您对我省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566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