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视点
河南法治报:河南水利普法 润物细无声 ——全省水利系统“八五”普法工作亮点扫描

发布单位:综合部

时间:2025-08-12

点击数:


     作者:□河南法治报记者曹芳 来源:河南法治报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全省各级水利部门上下联动,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精准有效的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在推动水利法治建设、促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亮点纷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安阳:构建三融三促普法模式
   安阳市水利局“八五”普法深度融入该市“一高地一区三中心”战略部署,创新模式提效能,构建“党建、数字、文化”三融三促(党建融合促引领、数字融合促效能、文化融合促共治)普法模式,推动法治建设与河湖治理深度融合,实现被动执法向主动普法、政府主导向全民参与、短期整治向长效管护转变;依托“微信公众号+数字孪生灌区”项目搭建“智慧普法云平台”,实现一端通学、一码通查、一网通览,提升精准性与互动性。聚焦重点抓实效,依托红旗渠精神发源地独特优势,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深度融入水法、防洪法宣传;全市水利系统法治考试合格率100%,公众水利法规知晓率从65%升至89%,水事纠纷下降42%;“红旗渠法治文化长廊”(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经验被上级推广。
漯河:立法破局执法提质
   漯河市水利局“八五”普法取得成效亮眼,各项任务圆满完成。5年来,该局构建“党组统一领导、多方协同参与”的普法格局,投入法治经费62万元,推动普法与水利工作深度融合。
   该局依托“中国水周”等节点,开展宣传45场次,省级以上媒体报道240余篇,全媒体矩阵推送信息3.5万余条。《漯河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出台填补立法空白,河长制考核稳居全省第一梯队。执法“三项制度”全落实,案件实现“零复议、零诉讼、零投诉”。该局创新“水法规七进”“互联网+监管”等模式,建成5个法治宣传长廊等阵地,水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带动沿线乡村旅游增收,法治保障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加速实现。
   开封:普法从阶段性到常态化
   开封市水利局以“八五”普法规划为引领,推动普法工作从阶段性活动向常态化机制转型升级,为水安全保障筑牢法治根基。一是引领“示范学”,法治思想落地生根。构建“季度专题学法”机制,将学习活动与“十六字”治水理念深度融合,运用法治思维解决水利事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二是聚焦“关键法”,涉水法规入脑入心。创新性建立“国家法+行业法+地方法”立体普法网络,紧扣“关键法规”,构建分层分类学法体系,开展河湖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主题宣讲。三是创新沉浸式,普法触角延至末梢。打破文件普法模式,以沉浸式宣传让法治走进群众生活。通过“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送法到群众身边。
   焦作:创新构建“四先”普法体系
   焦作市水利局创新构建“责任先扛、重点先抓、品牌先树、文化先铸”的“四先”普法体系,以法治力量护航水利高质量发展。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将法治教育纳入干部考核,推行“说理式执法”,聚焦领导干部、社会公众及企业、校园、农村等重点群体,实现执法办案与普法宣传深度融合。创新黄河保护法宣传,通过文艺演出、法律咨询等形式吸引数千市民参与。深化数字赋能,打造“焦作水利”线上普法平台,开设“普法直通车”广播节目,创作短视频、漫画等普法产品等。执法规范化水平全省领先,河湖长制、水资源管理获省级表彰,以法治“源头活水”守护母亲河安澜。
   商丘:特色普法活动丰富多彩
  “八五”普法期间,商丘市水利局聚焦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河湖长制、水资源管理等业务开展专项普法。创新宣传形式。该局联合相关部门制订“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方案,利用城市地标性建筑显示屏投放法治宣传教育视频,开展广场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推动“法律六进”。该局开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党校活动,联合有关单位开展“节水护水·法治同行”等特色活动。优化执法服务。该局制定印发水利执法“四张清单”,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