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堤坝 守护水库安澜
河南省燕山水库运行中心主任 李宝亭

发布单位:监督处

时间:2025-06-27

点击数:


  水库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大局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强调我国现有水库数量多、高坝多、病险库多,要坚持安全第一,加强隐患排查预警和清除,确保现有水库安然无恙。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底线意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牢牢守住水库安全底线。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首先思想认识要到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第一,安全生产是践行“两个至上”的根本要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遵循。第二,安全生产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系统思维,进一步树立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的理念。”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做到共同谋划、一体部署、相互促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水库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三,安全生产是检验政治担当的重要标尺。水库安全是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汲取历史教训,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安全生产作为硬任务来抓,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厌战情绪,将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决扛起水库安全的政治责任,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 扣紧责任链条,层层传导压力

  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必须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构建并压实全链条、无缝隙的责任体系,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

  织密责任网络,拧紧责任链条。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紧紧抓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以责任到位推动安全措施到位。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制定印发《燕山水库运行中心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工作细则》等制度文件,明确从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到一线岗位人员的具体安全职责,确保责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盲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强化督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健全安全生产督查检查、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将安全生产作为干部履职评价、评优评先的核心指标。对因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得力、监管不到位导致事故发生的,坚决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保障责任链条时刻绷紧、安全防线坚不可摧。

  三、健全“六项机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是治本之策。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是提升本质安全的核心抓手,燕山水库将其作为筑牢安全基石的“关键一招”,全力推动落地见效。

  一是深化风险查找机制,确保“查得全、找得准”。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运用信息化手段和专业力量,全方位、全过程、常态化开展危险源辨识,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

  二是优化风险研判机制,力求“分得清、判得明”。燕山水库运行中心组织骨干力量,对辨识出的风险源进行科学分析、精准定级。绘制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四色图”,实现风险可视化,为分级分类管控提供可靠依据。

  三是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实现“测得早、报得快”。 今年5月,我们建成并投入运行“六项机制”智能管理平台,建立灵敏高效的风险预警系统,实现“早预警、早干预”,推动安全管理由被动应急处置向主动风险防控的“根本性转变”。

  四是强化风险防范机制,做到“防得实、控得住”。针对不同等级风险,制定并严格落实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同时定期组织开展防汛抢险、消防安全等应急演练,切实解决干部职工“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本领恐慌问题,确保预案管用有效、队伍拉得出、顶得上。

  五是健全风险处置机制,保障“应得急、处得快”。完善快速响应和协同联动机制。明确险情、事故信息报告流程,优化应急指挥体系,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启动预案,科学高效组织救援,调配应急资源,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六是固化风险责任机制,确保“有人管、管到位”。将“六项机制”各环节的责任细化分解到具体岗位和人员。在智能管理平台中固化责任链条,实现风险从查找到处置的全过程责任可追溯。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风险管控失职失责行为严肃处理,形成“明责、履责、督责、问责”的完整闭环,确保每个风险点都责任到人、管控到位。

  安全生产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燕山水库运行中心将以此次“安全生产月”活动为新的起点,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科学的方法,全面提升水库本质安全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坚决扛牢安全责任,筑牢发展根基,为守护江河安澜、保障区域水安全、服务全省水利高质量发展贡献燕山力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