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321204号提案及办理结果

发布单位:办公室(审计处)

时间:2024-07-29

点击数:


类别:经济建设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1321204号提案

 


 

   : 关于推动我省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提案

 


近年来,我省沿黄各市(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落实“四水四定”要求、推动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水资源整体比较匮乏、支撑保障能力不强,水资源节约集约不够、总体利用效率不高,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善、项目建设推进尚需进一步加快,相关法规制度缺失、统筹联动机制不健全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制约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为此建议:

一、优化管理体制,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加强规划引领。将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十五五”发展规划谋划的重要方面,强化水资源对国土空间开发、城乡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约束。健全工作机制。坚持统筹协调,逐级分解落实治理目标与任务,建立综合考评机制,构建权责明确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完善协调配合、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抓总、部门协同、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推动精细管理。科学编制用水计划,突出抓好重要用水领域的深度节水控水。强化水权管理,严格计划用水审批程序。构建严谨精细的监督管理体系,推动工业计划用水和用水计量在线监测管理制度全覆盖,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规取水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加强全域统筹,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

科学规划水资源配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综合考虑生产生活、粮食安全保障、地下水超采治理、生态基流用水和沿黄各市(区)实际,科学编制水资源配置规划。优先考虑部分地市水资源禀赋相对薄弱、优质水资源短缺、农村供水“四化”管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的现状,给予更多用水指标支持。充分考虑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中原农谷建设和全省重点项目的取水指标问题,进一步优化引黄供水结构。统筹考虑部分地市已建成引黄工程、无引黄取水指标的情况,给予适量指标支持,保障已建成的引黄工程发挥效益。优化部分地市水资源配置结构,推动水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和黄河水资源循环利用。统筹实施水资源调度。统筹考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我省黄河水量分配的影响,建立黄河水与南水北调水的分配协同调度机制。协调水资源严重短缺区域加快纳入南水北调供水范围,统筹调剂南水北调二期(引江补汉工程)新增用水区域分水指标,持续推进南水北调水量指标水权交易,破解部分地市因水资源紧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加强对跨地市河流统一管理调度,按照“丰增枯减”原则统筹上下游用水,保障下游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基流水。有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在供水能力不足地区,规划建设、修复一批水源工程。在黄河滩区、引黄干渠沿线新建一批引黄调蓄工程,推进地区水库扩容提升,有效解决引黄灌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带来的缺水问题,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供给能力和防洪保安能力。加大资金、政策支持,推动引黄涵闸提升改造,配套建设引水泵站,提升引黄取水能力,推进南水北调新增供水工程、水生态治理工程、引江济淮配套工程建设。支持地方谋划现代化水网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

三、完善政策措施,推进深度节水控水

完善节水制度机制。制定河南省关于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工作的指导文件,修订完善《河南省计划用水管理办法》,健全节水标准体系,建立节水标准执行情况跟踪评估机制。出台各领域节水激励政策,从水资源税中划定一定比例用来设定节水专项奖励经费,形成稳定可靠的节约用水投入机制。加强水情和节水宣传教育,大力宣传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全社会自觉节水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全面实施节水行动,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进重点领域节水。着力转变农业灌溉粗放用水方式,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持续加大节水灌溉工程维修养护资金和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金投入力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大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和技术装备推广力度,鼓励开展串联用水、分质用水和梯级利用。严格规范高耗水服务行业用水管理,持续更新改造城镇供水管网。推动节水型城市建设,将节约用水工作纳入文明单位考核指标体系,系统提升城市节水水平。强化再生水利用。建立再生水利用奖励机制,制定再生水利用考核办法,加大再生水利用情况在节水评价考核中的权重,对再生水利用水平较好的城市予以奖励,在黄河水、南水北调水用水配额上给予倾斜;引导工业用水大户优先使用再生水,在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强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合理布局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推广再生水循环利用,提升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四、健全预警机制,提高联动统筹能力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水文、气象、雨情、旱情等状况的动态监测和科学分析,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和科学调度,有效应对流域性洪涝干旱情况;强化省、市、县三级防汛抗旱协调联动,优化应急抗旱用水统一调度。对黄河流域各地域的全干流和主要支流,均建立健全水资源承载力预警机制,结合各地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确立预警指标体系,承载力接近预警阈值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提出相应措施,促进水资源状况改善,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河南省水利厅关于政协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321204号提案答复的函.pdf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