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政治法律社会保障及其他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河南省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1321088号提案
题 目:关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提案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和生态区,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带,全长约5464公里,流经9个省区,流域面积超过75万平方公里,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生态保护是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几年,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虽已取得积极成效,但同时仍面临着资源刚性约束、生态环境脆弱、治理效率低下等多重制约,给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如何进行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存在问题
(一)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域面积的85%为黄土高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每年耕地被严重侵蚀,导致土地贫瘠化,其产生的大量泥沙严重威胁着我国华北地区的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沟坡重力侵蚀量占侵蚀总量的60%以上,因此沟坡重力侵蚀是黄土高原泥沙的主要来源。近年来,虽然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使黄土高原坡顶和缓坡地带植被恢复效果明显,但是至今黄土高原绝大部分沟道边坡和陡坡区基本上仍是裸露的黄土。黄土高原沟坡重力侵蚀问题成为当前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最大短板。
(二)水资源短缺。黄河流域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对农业和工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黄河流域以其占全国2.2%的径流量,承担着占全国15%的耕地和12%人口的供水任务。近年来,受过度开发和污染等因素影响,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其已成为我国水资源极其短缺的地区之一,并在未来10年内仍将继续面临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挑战。
(三)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一是城市工业企业发展伴随的污染问题凸显。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流域工业企业不断扩张,建设规模不断提升,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明显。主要原因为地方基础能力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管网覆盖面小,配套设施不能及时有效完备,导致废水收集效能不高,处置废水功效不明显。二是农村农业活动的污染愈发突出。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农村地区农业源的污染,畜禽水产养殖废弃物的污染,黄河流域活动的移动源污染。农业方面的污染主要导致农产品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发育不良,受到直接污染的农田和土地在逐步的递增,尤为严重的是由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由于农业造成的废弃物处置不合理和农业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不足,产生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进而可能对空气、水体、土壤增加环境负担。
二、相关建议
(一)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土保持不是简单挖几个坑种几棵树,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要搞清楚再干。为此,一要摸清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和不同类型区水土流失特点及植被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加强研究不同区域的沟坡重力侵蚀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探索沟道重力侵蚀发生发展的机理与随机规律,加大对沟道整治的生物工程技术以及沟坡稳定性控制技术的力度。二要在黄土高原沟坡重力侵蚀较为严重的地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建设旱作梯田、淤地坝等水土保持工程。
(二)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量水而行、节水为重,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一要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研究制定黄河流域节水产业支持政策,建设全国统一的用水权交易市场,从而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加快推进黄河流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二要大力发展和推广循环用水技术,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并促进其优先使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三要建立节水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激励补偿和约束机制,鼓励和支持其开展节水技术开发和节水设备研制工作,增强其节能减排和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的自觉性。四要构建农田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大力发展黄河流域高效旱作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推进农田节水灌溉,提升并推广喷灌、微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从而进一步降低农作物单位亩产需水量,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三)多措并举治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一要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采取污水治理工程,加快黄河流域沿岸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建设,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技术升级改造,以加强黄河流域的水污染治理。二要在黄河流域沿岸各省区加强固体工业废弃物以及农业废弃物污染防治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有效缓解资源供需矛盾。三要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采取农田土壤改良、植被恢复以及处理污染土壤等措施。四要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及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政策宣传,增强全民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从而构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