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恩慧,正高级工程师(二级),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任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南开大学等博士生导师,中国水利学会流域发展战略专委会、中国大坝工程学会水库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专委会主任委员。先后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十佳优秀科技工作者”“水利领军人才”等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等,获钱宁泥沙科学奖。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项目200余项。发表论文260余篇,SCI/EI收录近80篇,出版专著20部,授权国家专利5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6项。
江恩慧36年聚焦黄河泥沙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在水沙运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阐明了高含沙洪水“揭河底”冲刷机理,剖析了黄河下游河道水沙输移基本规律,揭示了复式断面滩槽水沙交换机理及漫滩洪水水沙运移与滩地淤积形态调整的互馈机制。成果为高含沙洪水泥沙调控与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2)在游荡性河道整治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构建了游荡性河道整治微弯型稳定形态和河弯流路方程,提出了适应新时期水沙变化“洪-中-枯”兼容的“三级流路”控制方法,制订了兼顾滞洪沉沙功效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宽滩区综合治理方案。成果直接应用于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新一轮整治,解决了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游荡性河道河势稳定控制与滩槽自然-社会功能协同发挥的难题,实现了从“经验”到“理论”的突破。
(3)在黄河泥沙资源利用技术研究方面,构建了黄河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有机结合的整体架构,研发了集“探测-抽取-输送-利用-评价”于一体的泥沙资源利用全链条技术,实现了黄河泥沙治理方略“拦-排-调-放-挖”5字方针到“拦-排-调-放-挖-用”6字方针的跨越。成果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直接应用于黄河流域水库-河道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工程实践。
(4)在“流域系统科学”学科体系构建方面,引入系统论和地球系统科学,将流域作为一个行洪输沙-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三大子系统耦合的复杂巨系统,构建了兼顾流域系统多维功能协同发挥的“流域系统科学”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成果为科学谋划流域系统治理的战略布局、突破流域系统协调发展的技术瓶颈、实现河流自身健康、生态环境良性维持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