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动态 > 媒体视点
中国水利报:移民村的“致富经”

发布单位:发展研究部

时间:2023-05-26

点击数:


  中国水利报 2023年5月25日 第5332期

  □ 本报记者 李乐乐 通讯员 刘学献

  村口架子上的葡萄、猕猴桃,是富民产业新希望;一栋栋崭新的两层小楼整齐排列,“江山论”红色广场游人如织……河南省淅川县邹庄村正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网红打卡地。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淅川县九重镇邹庄移民新村考察,看产业、听民生、访移民、问收入,希望移民群众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为移民后续发展把舵定向。

  两年来,淅川县委县政府强力推进移民后续高质量发展,部分移民村集体年收入超50万元。2022年,全县移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59万元,较搬迁前净增万余元。

  “我们要把移民区建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区,多措并举畅通增收渠道,推动移民乡亲发展致富再上新台阶!”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说。

  串珠成链 打造美好移民村

  每逢节假日,大邹庄都游人如织,人们纷纷到“江山论”广场、红心广场等地点打卡。

  什么是“大邹庄”?淅川县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农站在挂图前介绍,淅川坚持“示范引领、点线结合、组团发展”乡村振兴新模式,成立大邹庄联合党总支,联合打造邹庄村以及周边的3个村,启动实施大邹庄建设。

  大邹庄整合农文旅多业态,打造集红色研学、农耕文化研学、农旅休闲等于一体的观光带。同时,依托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工程等资源,打造15个红色旅游节点。

  大邹庄作引领,全县移民新村万象新。淅川县以大邹庄建设为中心,建设渠首美好移民村示范区,辐射桦栎扒、张冲、东王岗等移民村,串珠成链、连片建设,打造全省一流美好移民村。

  安居安心 移民吃下“定心丸”

  安居是乐业之基,是共同富裕之要。除了整搬整迁的移民村外,淅川还有153个移民村约4.65万人围着丹江口水库周边、沿着丹江和鹳河两岸居住。

  曾经,淅川县移民安置点面临严重的地质灾害。2017年10月,老城镇穆山村和大石桥乡西岭村经历了一次丹江口库区地质灾害之后,一度导致25户111名移民群众只能租房居住,政府给予租房和生活补贴。

  2021年5月,经省市移民部门批准,淅川县启动西岭、穆山两个村的应急地质灾害治理,建成削坡卸载、抗滑桩、截排水、监测等工程,并顺利通过县级验收。2022年6月底,两个安置点受灾移民全部搬回,开始了新生活。

  淅川县分6批推进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项目,总投资4.7亿元,建设集中安置点55个,涉及10个乡镇43个老移民村(组),为库区9428名移民群众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

  直补资金,直接到位,这是移民后期扶持的首要任务。淅川县移民数量多且分散,搬迁情况复杂,精准识别难度大。淅川县移民干部走村入户精准识别移民群众、严格核定后期扶持人员名单,确保及时足额通过“一卡通”把直补资金发放到移民群众手中。两年来,淅川县移民局发放直补扶持资金总计8000万元。

  乐业富民 村村念活“致富经”

  发展是第一要务。淅川县确定“以移民项目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为支柱,以招商引资为载体,大力发展移民村经济”的工作思路和“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定位,因村制宜选产业,因户施策定项目,持续推进特色富民产业。

  邹庄村依托整合后的土地以及产业发展资金,建设了317座草莓温室大棚,2022年,邹庄村草莓种植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九重镇移民产业园项目流转土地1000余亩,利用移民资金配套建设果蔬大棚、灌溉配套、生产道路、分拣车间等配套生产服务设施;丹江孔雀谷景区项目投入移民后期扶持资金522.66万元,推动景区完成投资3635万元,建成“一岭”“一谷”等7个重点项目,每年接待游客量达50万人次;上集镇张营村引进泓升央厨快餐食品,投资300余万元,建设厂房两座及配套设施,吸纳群众就业200余人……

  当前,全县逐步形成工业、特色种植、特色旅游、特色养殖等移民发展龙头产业,星月光宿、九畹民居等移民旅游项目成为渠首水源地旅游名片。

  此外,淅川县结合移民意愿调查,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两年来,累计培训移民劳动力2399人,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移民复合型人才。

  “坚定信心、下定决心,让移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淅川县县长王兴勇说,唯有实干担当,方能不负嘱托,才能让水源地移民笑得更甜。

     中国水利报:移民村的“致富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