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利动态 > 媒体视点
河南日报:南水北调工程全线转入正式运行

发布单位:发展研究部

时间:2022-08-30

点击数:


  河南日报客户端2022-08-25 22:05:38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谭勇

  8月25日,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通过水利部主持的设计单元完工验收。至此,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线155个设计单元工程全部通过水利部完工验收,其中东线一期工程68个,中线一期工程87个。

微信图片_20220829152043.jpg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 曲帅超 摄

  这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继全线建成通水以来的又一个重大节点,标志着工程全线转入正式运行阶段。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规模大、时间跨度长、涉及行业地域多,为保证工程验收质量,在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初期,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就明确了验收相关程序和要求,2006年原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制定了《南水北调工程验收管理规定》,明确南水北调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前,要对155个设计单元工程分别进行完工验收。

微信图片_20220829152304.png

                                                南水北调中线焦作城区段。 曲帅超 摄

  2002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2014年12月东、中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通水以来工程运行安全平稳,水质持续达标,工程投资受控,累计调水超过56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1.5亿,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此次通过验收的中线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的标志性、控制性工程,工程规模宏大,是我国首次运用大直径(9.0米)盾构施工穿越大江大河的工程,在黄河主河床下方(最小埋深23米)穿越黄河,工程单洞长4250米,设计流量为26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工程于2005年开工,攻克了饱和砂土地层超深竖井建造、高水压下盾构机分体始发、复杂地质条件下长距离盾构掘进、薄壁预应力混凝土内衬施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经过9年建设、8年运行,累计输水超过348亿立方米,各项监测指标显示,工程运行安全平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