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不洁,看过节。”节日期间是“四风”问题的易发多发期。那么,哪些问题是节日“易发症”?哪些人是“易感人群”?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记者对我省公开曝光过的节日期间作风问题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推动纪律持续严下去、作风进一步好起来。
易发症:三类问题较为突出
从类型来看,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私车公养这三类问题在节日期间较为突出。
其中,节日期间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最为突出。例如,洛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孟福祥利用年节收受管理服务对象送的3万元礼金、价值13.1万元购物卡和价值2780元的手机一部。许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宁伯伟于2013年至2021年利用逢年过节、生病住院等时机,先后收受折合27.3万元的礼金礼品。
此外,在违规公款吃喝得到有效遏制的情况下,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的问题需引起重视。比如,社旗县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姚军于2020年9月9日,接受该县某企业组织的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
值得注意的是,节假日期间,人们探亲、旅游本无可厚非,可却有人私车公养、揩公家油。比如,濮阳市环境监察支队原三级调研员杜胜明于2012年10月至2019年7月回老家探亲20次,使用公务加油卡为其私家车加油84次、金额24781.89元。
对党员干部来说,节点也是考点,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会有破纪越矩之举,往往是从节日的“吃吃喝喝”开始的,由风及腐,最终难逃纪法的严惩。
易感人群:“一把手”要时刻警醒
领导干部岗位越重要,越要加强监督。从通报曝光的案例看,单位“一把手”占比较高,而且往往存在多种问题,“集多病于一身”。
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原总队长李红江的案例较为典型。2014年至2016年违规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轿车一辆,2016年至2018年先后4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宴请,2016年春节收受某银行董事长礼金1万美元,2019年春节收受私营企业主两箱飞天茅台酒。可谓“车轮上的腐败”“舌尖上的腐败”“礼金上的腐败”一个都没少。
在众多案例中,洛阳市原吉利区委书记吴立刚有些特别,除了“共性问题”,他还存在违规打高尔夫球的“个性问题”:2006年至2019年,他利用春节、国庆节等时机,多次赴广东肇庆打高尔夫球,相关费用由私营企业主支付。
“作风建设必须抓住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一把手”要自觉置身监督之下,做转作风、树新风的表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力度,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对症下药:靶向施治持之以恒
事实上,这些案例被查处、通报,正体现了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严的主基调、狠抓作风建设的效果。针对节日作风问题,近年来,我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风腐一体纠治,坚持“三不”一体推进,一手抓领导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一手抓基层干部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纠建并举、持之以恒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
永吹“冲锋号”,强化“不敢”震慑力——坚持严的主基调,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公布查处情况、通报曝光典型案例等制度,在全省持续开展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一刻不停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织密“监督网”,筑牢“不能”防腐墙——息县纪委监委通过核查单位财务报销、核对节日期间高档餐饮订餐记录、商场超市支付凭证、电商平台后台记录等方式,开展多轮次、常态化监督检查。
打好“预防针”,增强“不想”免疫力——“欢度佳节勿忘廉,提醒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自觉遵守廉洁纪律……”节假日前,杞县党员干部总会收到县纪委监委通过微信平台发送的“廉礼”,通过廉洁教育督促守好底线。
“节日假期是作风建设成效的检验期。”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纪检监察机关将扭住不放、寸步不让,常敲“警钟”,持续净化节日风气,引导党员干部绷紧纪律之弦,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刘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