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技术原理:
规划阶段应用BIM技术,实现设计思想即见即得,为决策者展现工程建成后场景,便于理解设计意图,辅助决策;
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实现可视化协同设计、模型碰撞检查等,优化设计,减少冲突与误差,提高质量和效率,缩短设计周期;
施工阶段应用BIM模型进行施工管理,实现模型与造价参数、时间相关联,4D BIM模型模拟工程建造过程;
运维阶段BIM与GIS、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水力专业模型等跨平台技术融合,实现BIM+跨平台技术的数字化成果交付和一体化集成应用,为工程建设全生命期各阶段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使工程信息在全生命期中无障碍、无损传递,使各建设主体协同工作,提高全过程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工程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
二、主要技术指标与特点:
基于BIM技术的跨平台应用,可规避单一软件技术弊端,解决工程项目复杂数据源共享问题;基于BIM+的技术思维,引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为工程全生命期的建设带来的巨大便利和效益。
1、提出了水利工程BIM应用的全生命期整体解决方案。
2、实现了BIM技术与GIS、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水力专业模型等跨平台联合应用关键技术。
3、解决了基于BIM+跨平台技术的工程全生命期数字化成果交付与一体化集成应用。
依托前坪水库,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水利工程全生命期解决方案。各项BIM技术应用于前坪水库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维护,对指导工程施工、辅助施工期度汛、安全监测管理、工程数字资产管理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主要关键技术:
1、BIM技术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维管理阶段的应用流程与方法。
2、BIM技术与GIS、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水力专业模型等跨平台技术的数据交互与融合。
3、基于BIM+跨平台技术的数字化成果交付和一体化集成应用。
四、研发应用情况:
河南省前坪水库工程前期规划设计、建设管理通过基于BIM技术的管理平台,相对传统二维成果交付,共计节约工期约30天,费用约240万元。
获得软件著作5项,发明专利2项。
该项技术于2019年3月列入《雄安新区水资源保障能力技术支撑推荐短名单》,认定为B类(成熟实用)技术。
2016年获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BIM技术大赛一等奖,2017年获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BIM应用大赛二等奖,2019年获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依托研究成果编制了国内第1部水利行业BIM技术应用标准《水利工程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DBJ41/T 204-2018》,该标准对设计、施工、建管等单位的BIM技术应用都具有指导作用,促进了BIM技术在推广使用过程中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对工程建设管理起到提质增效目的,推进了水利工程BIM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在水利行业内产生深远影响,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联系人:张玉明 (电话:15937183072)
持有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