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新形势 理清新思路 抓住新机遇
努力开创河南水利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李斌成
(2020年12月15日)
同志们: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我省实施四水同治、加快推进新时代河南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省水利厅决定,今天召开全省水利科技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省水利厅机构改革完成后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性水利系统科技工作会议。刚才,陈丽同志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彦哲同志传达了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有关获奖单位进行了表彰,8家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家永同志回顾总结了两年来全省水利科技工作开展情况,安排了2021年科技创新工作。我都同意。请各单位认真学习,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继往开来,充分认识水利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效和不足
两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四水同治”的决策部署,坚持走“工程带科研”“项目带科研”、产学研融合发展路子,积极整合省内外科研力量,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服务“四水同治”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水利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严格外事工作纪律,积极开展地方技术标准管理,全省水利科技与对外合作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科技创新环境得到新优化。召开了省水利厅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刘正才书记发表讲话,提出了水利科技工作要统筹做好“六个融合”的要求;成立了河南省水利厅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厅党组书记刘正才和厅长孙运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制定印发了《河南省水利新技术推广项目管理办法》《2020年全省水利科技与对外合作工作要点》,起草了《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等,进一步规范了水利科技管理工作,激发了科技创新活力。
二是科研工作取得新成效。两年来,组织审定厅管水利科技攻关项目122个,评选出河南省水利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5项,二等奖9项;选送推荐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奖13项,其中:国家部委(协会)奖5项,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省级科研平台达到12家。
三是水利地方标准管理实现新突破。成立了河南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召开了第一次年会;初步建立了河南省水利标准体系框架;积极开展了水利地方标准立项、审查和报批工作,实现了水利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质和量的提升。
四是水利科技推广工作迈出新步伐。实施了18个水利新技术推广项目;积极开展国内交流,组织全省水利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水博会、推介会、学术交流和科技考察,开展“全省水利科技活动周”“全省水利科普日”“世界标准日”等一系列宣传活动;举办了首届“河南省水利科普知识讲解大赛”,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五是水利对外合作交流工作取得新进展。与丹麦、挪威、匈牙利等国家有关部门,就水体治理、水土流失、小流域(荒溪)建设、生态修复关键技术、水资源管理、水能开发利用、水环境监测技术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广泛交流;水环学院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实现了合作办学,与柬埔寨公立端华学校签订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与柬埔寨13家企业达成了水环学院毕业生到柬就业合作协议。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得益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更得益于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奋斗。在此,我代表省水利厅,向为我省水利科技创新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水利科技工作基础差、底子薄,管理不够规范。二是一些水行政主管部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三是科技项目与生产实践仍存在一定脱节,管用实用成果供给不足,先进实用成果转移转化率还比较低。四是地方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标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五是水利高端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较为缺乏,培育机制亟待完善。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提高站位、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强调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要求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关于水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十六字”治水思路。特别是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流域后,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发出了加强基础研究的号召,不仅为新时代加强黄河治理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新时代治水管水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把“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作为12个方面规划任务的首位,专章部署,这是我们党编制五年规划建议历史上的第一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可见创新工作在国家布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创新是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战略支撑,这与全会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是一致的,也与我们很多关键技术被国外“卡脖子”的形势是一致的。我感觉,科技创新工作的地位将越来越高、任务将越来越重,在今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发展新优势、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进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特别是2019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我省科技奖励制度,大幅度提高了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增强获奖科技人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创新能力。(河南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奖金标准为:一等奖50万元/项、二等奖30万元/项、三等奖20万元/项。奖金全部属获奖人所得。)
水利改革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学治水,是我国水利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从历史上看,水利事业总是在正确的科学决策指导下,伴随着水利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国家正处于向实现两个百年伟大梦想迈进的关键时刻,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水利改革发展任重道远,水利科技大有可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快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信心,加速前行;要勇于担当作为,突破水利发展“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披荆斩棘的冲劲,加快培育水利发展新动能,以改革推动和创新驱动,引领水利事业发展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我讲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李克强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刘正才书记在全省水利科技创新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学习,提高站位,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水利科技创新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学习,准确把握新时代水利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方针,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和科技创新,努力争取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原始创新上实现新突破,让科技创新在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等公共服务需求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三、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水利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们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新蓝图。2021年,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做好2021年的水利科技工作具有特殊意义。各单位和广大水利科技工作者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水利部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上来,统一到“四水同治”战略目标上来,统一到水利科技创新工作思路上来,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一要着力在加强领导上动真格。厅属单位和各省辖市水利局要切实扛起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责任,进一步强化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要参照省厅模式,成立水利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水利科技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单位党政负责同志要增强创新意识,真学科技、真懂科技、真抓科技,做推进科技创新的带头人和行家里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好各自职能作用,要善于找规律、找抓手、找突破口,积极争取各种支持,帮助科技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科技创新扫除障碍、打通渠道、提供支持。
二要着力在科研项目管理上下实劲。一是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各有关单位应围绕当前水利中心工作,以“六个融合”为抓手,根据自身生产、管理需要,积极组织申报我省水利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在科研立项上取得突破。二是努力争取科研项目。有关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要把争取水利部、省科技厅的科研项目作为科技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认真学习研究项目申报指南和政策规定,结合本单位重点领域技术需求,精准申报,也可以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提升项目承接能力。三是认真实施科研项目。一些单位在我厅立项的科技攻关项目不少,但结项率不高,厅科技处要研究建立健全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实施督导、过程管理和项目验收,坚决杜绝“一申了之”“应付性验收”的心态。
三要着力在成果推广和转化上树典型。要严格按照《河南省水利新技术推广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充分发挥好水利新技推广项目资金引导作用,真正建设一批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具有良好示范作用的典型项目。各地要加强成果转化应用与技术标准的有机衔接,将成熟、可供借鉴的科技成果及时纳入相关技术标准。加强科技成果供给与应用的有机衔接,推动优秀成果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应用。要积极引导企业、地方、社会资本和各类机构参与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加速水利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争取在优秀成果转化上出一批典型。
四要着力在水利地方标准管理上求突破。要充分发挥省水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优势,按照“确有必要、管用实用”原则,兼顾现状和今后一定时期技术发展的需求,重点制定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强、行业急需的基础性和通用性地方技术标准,加大局部修订的力度。不断强化标准质量管理,做到质量与数量并重、数量服从质量。加强信息反馈、宣贯培训、试点示范等工作,适时开展水利地方标准实施监督工作,夯实水利技术管理基础。
五要着力在科研平台搭建上开新篇。要加强对已命名的省级科研平台的管理,要制定优惠政策,持续加大投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运行管理,真正把省级平台的作用发挥出来。同时,要立足我省水利工作实际,鼓励和支持相关单位开展多种多样的水利科技示范园区、试验站、野外观测台站建设,加强平台间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水利科研基础数据共享,努力将省级平台升格为“国字号”,尤其要加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基地等平台创建,充分发挥孵化器作用,切实增强科技创新平台承载项目、吸引人才、转化成果、集聚资源的能力。
六要着力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出实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面对现在科技人才引进难的现实问题,我们要转变思维“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科技人才选拔使用、合理流动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方式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真正做到劳有所得、劳有所获,形成靠政策留人、靠待遇留人、靠环境留人的良好格局。要探索高层次创新型水利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快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前沿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对水利青年科技英才、水利青年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造就一支高层次的科研后备力量。要善于发现挖掘一批乡土人才、实用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基层科技人才队伍。
七要着力在合作交流上见实效。坚持“走出去”发展战略,做好厅属企事业单位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管理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好省部合作、政企合作机制作用,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合作交流领域,加强与国内涉水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的交流合作,拓宽水利对外开放渠道。支持水环学院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联合开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与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就联合举办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白俄罗斯国立信息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助力河南水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充分发挥省水科院橡胶混凝土项目和白蚁防治项目的辐射带动效应,整合科技研发资源,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深化与兄弟省市的科技合作交流。筹备举办全省水利科技创新成果展览,对我省水利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和成就进行集中展示。创办全省水利科技创新论坛,讲好河南水利科技故事,传递河南水利科技声音。
同志们,科技创新是推动全省水利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水利部、厅党组决策部署上来,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增强使命担当,以促进科技创新为己任,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我省水利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