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而不为 只是借口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徐文文
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上,一些企业家表示,现在官员普遍和企业接触少了,很多官员“不吃、不拿,也不干”,不跟企业接触,能躲就躲,能避就避,害怕做事越多,犯错越多。
近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发起“部分官员不作为真实原因”调查,五成以上受访者认为“胆小怕事不敢为”是“为官不为”的真正原因。
“疾风识劲草,烈火炼真金”。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深水期”,需要大批“政治坚定、敢于担当”的好干部,敢涉险滩、啃硬骨头。
1怕而不为者都怕啥
“出头的椽子先烂”、“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多栽花少栽刺,不能得罪人”,这些话近来在基层官场较有市场,折射出当前党员干部怕而不为的现状。怕而不为者都怕啥?概括起来有“四怕”:
一怕工作失误,冒风险。担心踩到红线,触犯规则,违反党的纪律,把不出事作为最大原则,为官不“勤政”,“混”字当头,在岗不在状态,在位不谋公事,不论民生问题多么急、机遇变化多么快、上级要求多么紧迫,抱着“守摊子”想法,能拖则拖,能避则避,和尚撞钟,得过且过。
二怕触及利益,得罪人。担心“大刀阔斧”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患得患失。作为是需要付出成本的,尤其是对积弊的改革往往触及多方利益,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做好没人知,做坏自己买单,还不如不做”。
三怕媒体炒作,成热点。在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有受访者表示,一些官员觉得只要干事就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监督,长此以往,华丽政绩“皮袍”下的“虱子”总会露出来。
四怕翻出旧账,受牵连。有些领导干部“为官不为”是因为有“历史包袱”,不愿高调干事,而是选择低调做官。一名官员曾私下告诉媒体记者:“我经不起查。有时候参加饭局,给你一个红包,你收不收?不收的话,其他官员会怎么看你?这么多年下来,怎么收的也超过5000块了。”
5月19日,媒体的一则报道提到,作者走访西部一个县,发现一些项目资金早已到账,工程却迟迟不动,大量财政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这是为什么呢?当地领导道出实情:当前财政资金审计严格,纪检监察机关甚至检察院都全程盯着,一些干部感觉四周都是摄像头,没以前自在,嫌“麻烦”,怕“引火烧身”,所以宁愿拖着不上项目。
按理说,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大多涉及改善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既是社会急需,也是百姓所盼,同时对“造福一方”的官员来讲,也是一种“政绩”,理应是一旦资金到位,立马“大干快上”,可现在却出现了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的怪象。
干部干部,关键在于一个“干”字。一些党员干部干事的时候畏首畏尾,要么怕决策失误影响仕途,要么怕触及利益得罪他人,要么怕媒体炒作被社会关注和监督,这种畏缩不前主要还是因为个别干部肩膀不硬、脊梁不正,缺乏担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在个人功名私利与全体人民利益之间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2怕而不为危害大
“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怕为”思想就如吸食鸦片,让人有气无力,一旦大肆传播,会污染干部队伍,破坏政治生态,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一位长期在基层纪检监察岗位工作的干部表示,反“四风”、改作风、高压反腐让一些官员感觉“规矩多了,没有了搞头”,对中央禁令和反腐采取软抵抗,留恋过去“乱作为、易发财”的旧时光,对新要求嘴上不说,心里抗拒,消极应对,敷衍塞责,做样子、走形式。
某县一位部门一把手,以前干工作虎气冲天,每年总要出几个新点子,办上几件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近来却表现低落,显得有点不敢干、不愿干了,问其原因,回答说:“多干多错,少干少错。就算挨批评,但官帽子还在。”他还“善意”地提醒:“经济部门不能干,压力大;基层街镇不能干,事情多;纪检机关不能干,得罪人。能到清闲的单位最好,工资都是一样拿。”
在基层,有的党员干部奉行“无事就是本事”,害怕多干多错,只想当太平官,看摊子、守位子、护帽子,求稳怕乱,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如此尸位素餐,误时误事,为民众所不齿。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院长周祖成教授指出,不作为,看似庸碌平淡,实则耽误了改革发展的机会;慢作为,好像无伤大碍,实际上积累激化了社会矛盾。“庸官惰政”几近渎职犯罪。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党员干部如果把“干事”当“出事”的理由,把敢担当作为会出事的前因,而该干的事情不肯干、干不好、干不成,实际上也丢了为官的本分,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安全责任落实等方面迟钝、麻木,缺乏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这对群众的信赖、对政府的公信力、对党的先进性都是莫大的伤害,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3让敢作敢为成常态
因惧怕而不作为只是借口,说到底还是私心多了,公心少了。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今天听来,依然振聋发聩。
如果党员干部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群众的利益之上,经常惦记着自己的“小九九”,怎会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敢于碰硬?当然就会在权衡利弊之后显得“怕”起来。对于这一类党员干部,要亮起监督问责之剑,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不作为现象严肃处理,让不敢担当者受到惩戒,把为官动机不纯者坚决清理出干部队伍。
上海市正在营造“以为官避事为耻,以负责敢当为荣”的清正政风,从制度建设上着力,改变干部管理中考核和任用相脱节的现象,让“圆滑官”难混日子,让敢担当、有作为的干部得到重用。
有专家建议,要建立完善容错机制,保护敢试敢闯的干部,尤其是在改革探索中受挫折、有失误的干部,有时还要主动为干部承担责任,避免“大干大错、小干小错、不干不错”,挫伤干事创业者的积极性。
深圳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处长姚文胜认为,治理“怕”字还要引导部分有问题的干部自动向组织说明问题,组织上依法依规给予从宽机会。
治“怕”更需治“心”。当前,有些官员一看规矩多了,就感觉工作上放不开手脚,误将“遵纪守法”视为“束手束脚”,这类党员干部想干事,但又怕逾越红线,有力无处使也不敢使。
对于这类党员干部需要加以鼓励,要使他们正确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意义,惩治腐败并不是不让人干事,而是要让人在党纪国法的框架内干事,既是对违纪违法分子的惩治,也是对遵纪守法干部的保护。只要把党纪国法常记心间,树立法治思维,严格依法办事,干起工作来就会底气十足,事半功倍。
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让领导干部把敢于担当变为内心深处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让更多敢于担当的干部脱颖而出。要营造敢于担当的社会环境,化解敢于担当的压力,抵制好人主义,使敢担当、敢作为在党员干部中蔚然成风。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只有让“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敢为者有位置,让怕为者靠边站,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才会涌现出更多勇于担当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