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特点及水利重要性

    河南省自古中天下而立,名山雄峙,河流纵横,平原广阔,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土壤适宜种植,是我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史称中华民族的摇篮,南宋以前曾几度成为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域。但由于受气候和地貌两个过渡地带的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繁。有史以来,河南人民就注重兴修水利,坚持不懈地同水旱灾害作斗争,从而保障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河南省总土地面积16.7万km2。气候处于南温带和北亚热带两个区域内,以伏牛山脉和淮河干流为分界线,南部为北亚热带,北部为南温带,具有明显的气候过渡性特征,是季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冬季常为极地寒冷高压气团控制,雨水稀少;夏季经常是西风带系统和副热带系统交绥之处,水汽输入充沛,天气变化剧烈,暴雨、洪水灾害和旱灾都很频繁。
    河南地势西、南部和西北部高,东、北部低。其基本地势是自西向东呈阶梯降低,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其中丘陵过渡带短,山区洪水缺乏缓冲,直泻平原,极易造成洪水灾害。且垄岗、塬地往往切割很深,地高水低,缺少蓄水、保水条件,又极易形成干旱。河南省的地貌对暴雨、洪水和旱情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全省河流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其流域面积分别为2.77、8.61、3.60、1.53万km2,流域面积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11条,分别为黄河流域的黄河、洛河、沁河、淮河、沙颍河、洪汝河、涡河、卫河、漳河、唐白河、丹江。河道形态多上宽下窄,存在着不利于排泄洪涝的特性。黄河干流,由于河床长期受泥沙淤积的影响,在郑州花园口以下形成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淮河干流,上游山洪进入平原后,河道集水面积增加,由于受堤防的限制,泄水能力自上而下呈递减状态。卫河支流洪水峰量大,与干流的泄洪能力极不相称。
    从历史上看,从明朝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起,至1949年止的500年中发生水旱灾害的年份达493年,几乎年年有灾,非水即旱或水旱兼有,其中发生大水灾和特大水灾年有46年,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年有43年。从当代看,1950~1990年,全省年年都有水灾与旱灾,多年平均的受灾面积中,水灾为103.2万hm2,旱灾为128.6万hm2。水灾受灾面积最大的是1963年,为446.1万hm2,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4.3%;旱灾受灾最大面积是1988年的561.1万hm2,约占全省耕地面积80.9%。1975年8月,河南省中南部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水灾害,震惊中外。全省丰水年与枯水年的降水量相差3~4倍,一次大暴雨量可达常年雨量的两倍,有时阴雨连绵几十天,有时持续一百多天不下雨,常常是旱涝交替,先涝后旱,先旱后涝,南涝北旱,旱涝交错,互为转化。河南省气候和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形成了水旱灾害频繁交替的客观现实,决定了除水害、兴水利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