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水利局发言材料

发布单位:办公室

时间:2008-04-22

点击数:


 

围绕民生  争创一流
加快移民工作步伐

(2008年4月22日)

    建国以来,我市先后兴建各类水库497座,共有移民60多万(包括兴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新增移民15.6万,建设燕山水库新增移民6284人)。去年以来,我们在省水利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使34.7万大中型水库移民得到有效扶持,新搬迁安置移民6284人。由于工作突出,我市移民安置扶持工作受到了省政府通报表彰。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住机遇,加大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力度

    我市现有大中型水库移民34.7万,遍布全市13个县市区的229个乡镇、3908个行政村。我们抓住国务院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机遇,采取得力措施,克服重重困难,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一是广泛动员,深入发动。采取电视、报纸、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扶持政策。同时市、县、乡派出6000人,分组包村,进村入户开展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规范操作。坚持进度服从质量、一切为了稳定的原则,采取先试点后全面推开的办法,认真做好入户登记、审查公示、复核汇总等每一环节、每一阶段的工作,保证移民工作有序进行。三是严格政策。坚持一个不误、一个不漏和成熟一个、发放一个的原则,采取入户走访、内查外调的办法,严格审查原始材料,把好移民身份和扶持对象“五关”,即申请关、证言关、户籍关、审核关、公示关,坚持做到“五个不登记”即淹地不淹房的不登记、农转非的不登记、超计划生育的不登记、报废水库不登记、小型水库的不登记。在扶持资金发放中严把“七关”,即公示关、公开信关、个人保证关、证人保证关、组干部保证关、村干部保证关、乡干部保证关。通过层层甄别复核,共核减假移民1.7万人。三是科学确定扶持方式。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的基础上,统一采取现金直补方式,建立移民个人扶持资金专户。资金发放张榜公布,公开透明,让群众心中有数。止目前共发放后扶资金2.1亿元,受益移民34.7万。同时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探索建立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编制了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五年规划,项目实施后可使81.2万群众受益。四是畅通信访渠道。实行领导接待日和24小时值班制度,公布值班电话,随时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一年来,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和电话1.6万人次,解答政策咨询1450起,到现场办公化解矛盾130余次,接到举报电话3000多个,全部处理,结案率达100%。

    二、坚持开发性移民,着力解决燕山水库移民搬迁安置问题

    燕山水库淹没影响涉及我市方城县杨楼乡24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淹没人口5067人、各类土地20577亩,移民规划总投资5.4678亿元,共搬迁安置移民1827户6284人,建各类移民项目40余个。整个搬迁安置工作从2007年开始启动,2007年汛前库区移民全部迁出,年底前移民建房、库周专业项目修复、工业企业搬迁等全部完成,入住率达90%。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依法移民。打破传统的由政府确定、移民群众被动参与的做法,充分尊重移民意愿,由村组选出代表在规划的安置区内自主选择安置点,签订移民协议,履行法律手续。在具体实施中充分依靠当地党委政府,抽调有经验的干部组成工作组,分包移民安置点,具体负责移民对接、土地划拨、居民点建设、专业项目恢复、库底清理和矛盾纠纷处理等工作。同时由纪检监察、公安、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维护稳定监审组,监督移民搬迁,维护搬迁秩序。二是切实加强项目与资金管理。充分发挥设计、评估、招投标、施工、监理、监督等建筑市场主体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作用,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制和监理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在资金管理中,一方面推行县级移民部门报账制,所有移民、施工单位和搬迁企业等直接在县移民部门核算报账,缩小资金流转范围和时间,杜绝移民资金被挤占、挪用。另一方面健全监督约束机制,成立了由县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参加的资金评审组,对移民资金使用和拨付情况全程监控,实行阳光操作,保证了移民资金有效使用。通过以上措施,既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提高了移民新村建设标准,又节约投资400余万元,实现了国家、移民、施工企业“三满意”,保证了资金、工程、干部安全。

    三、精心筹划,创造性地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前期工作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在我市,兴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新淹没我市淅川县耕地13.2万亩,需动迁移民15.6万人,涉及11个乡镇、185个村、1312个组。这些移民多数是二次移民,移民区基础条件差,移民生活贫困。为此,我们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一,认真做好思想工作,积极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态度坚决,目标一致,服从大局,坚决维护中央决定。抓住上级领导近百次到库区考察的机会,宣传群众,扩大影响。多次召开移民座谈会,走访移民群众,了解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增进与移民群众的感情,为实施移民搬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摸透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编制移民规划、保护移民利益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历时两年组织开展了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区环境容量调查,历时78天配合长江委组织开展淅川县库区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利用两个月时间集中开展了库区涉淹村组淹没线以上人口、土地、林地、房屋等设施调查,提出了处理淹没线上各类问题的意见建议;历时1年多完成了移民安置点的选址和优化整合工作,先后形成调查报告15个,受到移民群众和上级部门的好评。第三,积极反映问题,争取政策支持。结合丹江口库区特殊情况,针对移民规划生产、生活及投资概算等方面的30多个问题,先后20余次到北京、武汉、郑州向有关部门反映汇报,不少意见被采纳,争取规划投资20多亿元。第四,高标准启动移民安置试点工作。去年11月省政府决定启动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工作,规划搬迁移民10550人,涉及淅川县8个乡镇10个移民村。我们抓住移民对接这个关键环节,坚持“三结合”、“四靠近”,即结合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和扶贫工作,靠近城市、靠近集镇、靠近市场、靠近主要道路安置移民,采取分层次双向对接的办法,确定安置点和规划安置方案,开展移民区与安置区双向对接考核论证,最后确定了郑州、新乡、漯河、许昌、平顶山、南阳6个市的10个县市14个安置点。在我市安置的4个点全部规划在集镇上,使移民即可经商,又可务农,为移民区发展创造条件。目前,所有移民区的移民代表与安置区移民部门签订了移民协议,为保证按时完成搬迁安置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的水利移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借这次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机会,学习先进经验,努力把我市水利移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