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新形势下水利改革发展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1年8月18日)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带领全省上下大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水资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群众受益程度明显提高,为粮食连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委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在加大省级水利基建投入力度的基础上,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衔接,“十一五”期间共争取中央水利基本建设资金119.6亿元(不含南水北调),相当于“十五”期间争取资金的2倍,特别是去年,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水利投入力度的有利时机,加大赴京汇报力度,共争取中央水利投入达38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十一五”期间,建成了燕山水库、马家岩等一批大中型水库,河口村水库开工建设,盘石头水库建成发挥效益,沙颍河、涡河近期治理工程和规划内的40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推进,38座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实施步伐加快,累计解决了1736万农村居民和中小学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00平方公里,干成了一批多年来想干而未能干成的大事。同时,我委还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了《河南省引黄调蓄工程规划(初稿)》和《河南省水利发展规划》等水利发展专项规划,积极促进水利改革与发展。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按照这次会议部署,把水利改革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抓住中央对水利投资的机遇,突出工作重点,坚持项目带动,狠抓工作落实,着力提升水利支撑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夯实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水资源供给保障和防洪减灾体系建设
抓好引黄调蓄工程建设,连通现有灌区、河道,构建黄河—卫河、黄河—沙颍河生态水系网络,进一步提高农业灌溉、城市生态和工业用水保障能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完成郑州龙湖、开封黑岗口、濮阳渠村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引黄调蓄工程,大幅提升我省干流引黄能力,使我省引黄水量达到国家分配的引用指标。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完成15处大型灌区和30处重点中型灌区的改造任务,推进小浪底等灌区前期工作。开工12条流域面积在300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治理项目,基本完成135条流域面积在200-3000平方公里有防洪任务的中小河流治理和14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建成河口村水库、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及配套工程,开工建设出山店水库,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争取国家支持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快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目前,沁河河口村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淮干出山店水库项目建议书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粮食核心区内11条骨干河道治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全部编制完成;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濮阳渠村引黄调节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等项目建议书已审批结束。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各省辖市,强力推进出山店水库、前坪水库、黄河小浪底枢纽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贯通工程、引黄调蓄工程、伊洛河治理以及其他国家各专项规划、省“十二五”规划、中原经济区指导性意见内确定的重大水利项目的前期工作,筹划一批新建灌区项目,为争取中央资金、加快项目建设创造条件。同时,继续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水利项目进入国家专项规划,争取将前坪、罗汉山、虎山等一批大中型水库进入国家规划。
三、加快推进水利体制机制创新
进一步处理好增加投入与改革创新的关系,与有关部门一起,在努力增加水资源供给和优化配置的同时,积极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加快推进关键环节改革。一是强化水资源需求侧管理。在坚持节水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引导经营性水利工程积极走向市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进代建制。配合国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三是继续推动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细化省政府《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投资的意见》(豫政〔2011〕21号)中水利建设领域的有关政策,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完善水利投融资平台建设,促进省水利投资公司的发展和壮大。研究、探索发行水利建设债券或彩票的可行性,以扩大水利建设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