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新十八谈”命脉篇《丰水兴利保发展》在《河南日报》刊发后,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并受到了中央和水利部领导及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水利部部长陈雷,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光谦等先后作了重要批示和点评。
10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批示:“陈雷、矫勇同志:《丰水兴利保发展》一文有气势有深度,对社会各界提升水的认识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河南省地跨4大流域,水利工作任务很重,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认真贯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抓得积极主动并很有成效。望支持河南进一步做好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真正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同步发展’的路子。此文《中国水利报》可以刊登。抄送锡文、学东、满仓同志”
10月19日,水利部部长陈雷批示:“《丰水兴利保发展》一文感染力、说服力强,请《中国水利报》全文转载。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在贯彻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方面,行动快、思路新、力度大、措施实、成效好。希望河南各级水利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供更为坚实的水利保障。”
看到《河南日报》刊发的新十八谈“命脉篇”后,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表示:“河南省不论是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状况,都可看作我国的一个缩影。从历史上屡遭惨重水旱灾害、民不聊生的重灾区,经过六十多年艰难曲折的奋斗,到现在成为工农业全面发展的‘中国粮仓’,在我国的水利史上具有代表性。河南省水利工作的成绩和经验,不仅对全省,而且对全国都有借鉴意义。”钱正英长期以来一直十分关注河南水利事业的发展,并对河南水利事业发展寄予厚望。她说:“目前正值我国水利又一次大发展的关键机遇期,水利工作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时转变发展方式,从以开发水资源为重点转变为以管理水资源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改造、管理好水利设施,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严格保护水环境,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河南提出破解水利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发展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转变,难能可贵。我期待着河南水利事业取得更大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光谦点评说,河南的水利是全国水利的缩影,《丰水兴利保发展》这篇文章提出的治水新思路、新观念,不仅对河南,对全国也有借鉴意义。
王浩院士认为,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做好水利工作对中原崛起的重要意义,更可贵的是清醒地认识了河南水利工作历史和现实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这对河南水利事业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一满杯水的话,我国人均水资源不过是一个杯底,而河南省的人均水资源仅仅是杯底的1/5。”王浩对文章中的这句话印象深刻。他说:对于水资源短缺的河南而言,必须立刻唤醒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河南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主要有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污染严重、极端和突发事件频繁等。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要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积极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当前最迫切的工作,是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
王光谦院士表示,对“新十八谈”命脉篇的最大感受是站位高、观点新。他说,这篇文章紧扣中央精神,立足河南实际,纵论用水管水,探析转变路径,很多观点发人深省。现在人人都在谈水的重要意义,都在谈发展水利是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但为什么水利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始终难以破解?这篇文章提出的“水利的困局,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管理的误区,根子是领导方式、发展方式和用水方式的问题”直指要害,令人深思。他说,文章提出破解水利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发展方式和领导方式的转变,提出了水利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大命题,难能可贵。文章在谈到河南水利的发展远景时,提出要从国家层面来认识河南水利工作的极其重要性,将河南打造成为华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枢纽,气魄宏大,催人奋进。他说,河南地跨四大流域,打造“南北调配、东西贯通”的中原水网,具有现实性和战略性。中原水网成,不仅水润中原,更利在华北。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王光谦还建议,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今后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但有些地方土地出让收益多,水利需求小,而河南正好相反。河南应向国家积极建议,将土地出让收益实行全国统筹。河南的粮食支援了全国,河南的粮食生产、水利建设也理应得到全国的支持。
中央领导、水利部领导的重要批示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既是对河南水利工作的充分肯定,又是对我省新时期水利工作的殷切期望,充分体现了对我省水利工作的重视、关心和厚爱,必将在全省水利系统产生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作用,推动我省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